专题讨论·国内国际双循环

  • 中国跨境投资的内外双循环溢出效应

    李勃昕1;张玉荣1;朱承亮2;李宁3

    揭示并验证双向跨境投资驱动内外双循环的动态溢出效应及其互动影响,对推动高层次全面开放、破解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制约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内外双循环机制,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双向跨境投资互动溢出模型,以省际面板数据和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在内循环阶段,其他国家对中国跨境投资在高强度情况下能够双向激励国内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在外循环阶段,中国对其他国家跨境投资的外向经济溢出效应逐渐转化为技术溢出效应;内外双循环彼此衔接,强化“走出去”能够撬动并放大“引进来”的内向经济溢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跨境投资有利于逆向释放外循环的多边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对比分析还发现,高强度的双向跨境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内生增长的双轨溢出红利仅在发展中国家有效;在“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下,沿线国家之间的双向跨境投资有利于获得积极的技术溢出红利。上述结论为击破“中国威胁论”、扩大开放经济影响力、以内外双循环推动全球治理新格局,提供了丰富而有力的实证依据。

    2022年03期 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网刊下载次数:72 ] |[阅读次数:82 ]
  • “走出去”与“引进来”——“一带一路”倡议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调整

    赵红军1;高恒宇1;黄丹煌2

    “一带一路”倡议从其经济学本质来看,是构建“走出去”和“引进来”良性互动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先手棋”,它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也可能改变国内的经济版图。文章基于2003—2018年281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传递“走出去”信号的同时,却对全国城市层面的“引进来”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影响机制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让节点城市外向型发展的注意力部分地转移到海外投资上,表现为普遍增加了本地用于“走出去”的贷款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在城市内部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使得节点城市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从影响的异质性来看,这却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空间调整,使得东部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下降,却让中西部城市成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新阵地。这意味着,今后可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外商投资布局调整的积极一面,同时将它与东、中、西部城市发展阶段结合起来,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良性互动。

    2022年03期 19-3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网刊下载次数:73 ] |[阅读次数:87 ]

专题讨论·民营经济发展

  • 混合所有制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基于企业违规视角的研究

    于瑶;祁怀锦

    从理论上看,国有股东参股民营企业既可能产生产业保护效应并激化内部治理矛盾而促进企业违规,也可能缓解资源约束并强化股权制衡而抑制企业违规。文章考察了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形式下,国有参股股东对民营企业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参股股东显著抑制了民营企业违规,缩短了违规后被查处的时间间隔,降低了违规倾向,提高了被稽查的概率。区分违规类型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违规、经营违规以及严重程度更高的违规行为中。区分国有参股股东属性发现,地方国有参股股东对民营企业违规具有更强的抑制效果。国有参股股东对民营企业违规的抑制路径包括监督治理民营企业双重代理问题和通过促进银行信贷、商业信用融资以及政府补贴为民营企业提供资源支持。结论表明,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建设并未降低正式制度的有效性,而是通过监督治理与资源支持促进了民营企业合法合规健康发展。本文从股权混合层面丰富了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建设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尤其是挖掘了地方国有股东在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建设中的优势,为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2022年03期 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网刊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64 ]
  • 纾困基金是否具有“造血”扶持之效?——基于民营企业价值的视角

    周孝华1;2;王诗意1

    帮助民企纾困是国民经济补短板、稳增长的战略举措。为纾解民企融资困境,控制股票质押爆仓风险,兼具政策性与市场性的中国特色纾困基金应运而生。文章利用2017—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通过逐季倾向得分匹配(<i>PSM</i>),为获得纾困基金驰援的企业设置合理的对照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i>DID</i>)模型探究纾困基金的价值效应及其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1)纾困基金能够有效提升民营企业价值,这种价值效应在东部地区、小规模、高股权质押比例的企业中更大。(2)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纾困基金通过降低股权集中度推动股权分散制衡、缓解代理冲突、完善公司治理,由此实现正向价值效应;同时也存在削弱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打击投资者情绪的作用路径,从而负面影响企业价值。文章对纾困基金的实际运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为新时代下纾困民企、支持民企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2年03期 4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网刊下载次数:61 ] |[阅读次数:63 ]

专题讨论·数字经济

  •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基于企业现金持有的视角

    谭志东1;赵洵1;潘俊1;谭建华2

    数字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我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契机。而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是什么?文章基于“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现金持有视角间接测度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后,现金持有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增强,数字化扮演着经济资源的角色,支持“资源论”;第二,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实现存在时滞效应,且“阵痛期”后存在“加速”现象;第三,成长性提升和投资机会增加是数字化转型价值实现的两个途径;第四,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实现不仅受企业规模和多元化程度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地区数字化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文章的研究为政府制定数字化相关政策和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决策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2年03期 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网刊下载次数:69 ] |[阅读次数:80 ]
  •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间合作创新——“宽带中国”试点及其推广的证据

    种照辉1;高志红1;覃成林2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和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压力。文章利用“宽带中国”战略评估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间合作创新的影响,并检验了多批次试点政策的推广效应。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显著促进了城市间合作创新的发展,平均而言,该战略的实施使试点城市的城市间合作专利数(每万人)提高约0.890个,且该政策具有推广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宽带中国”战略通过促进城市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拓展城市间合作创新的空间外延,从而有利于城市间合作创新。异质性检验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对东部省份城市和南部省份城市的合作创新影响更大。另外,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合作专利类型的不同是导致“宽带中国”战略政策效果产生异质性的原因。文章结论为中国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城市间合作创新,进而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2年03期 7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网刊下载次数:61 ] |[阅读次数:67 ]

公共经济与管理

  • 本土需求与企业自主创新——为何合理的收入分配更有利于企业创新

    孙早;宗睿

    通过内需市场培育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文章认为收入不平等加剧导致的“创新产品需求不足”和消费结构中“进口高端产品挤出效应”会对本土创新产品市场需求产生明显抑制,最终将阻碍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中国各省统计年鉴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关数据,结合泰尔指数与广义熵指数等,在经验研究层面考察了开放条件下不同收入群体对于中国创新产品市场需求和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收入阶层相对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仅会通过一般商品的需求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来负面影响,同样也会通过创新产品的需求显著抑制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2)收入不平等还会通过进口产品消费偏好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负面影响;(3)扶贫和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等政策都可以有效降低收入不平等对本土企业创新产品需求的负面影响,同时对过高收入的合理调节可以进一步控制进口产品带来的挤出效应,促进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有深刻的政策含义,新时期需要一个相对公平且更加有效的收入分配方案来正确引导本土市场需求,以有效承接本土企业的创新产品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从而从需求侧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坚实基础。

    2022年03期 9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网刊下载次数:60 ] |[阅读次数:75 ]
  • 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周期交互视角下的乘数效应研究——基于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分析

    刘金全;陈润东

    在面临如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巨大负向外部冲击时,我国逆周期的财政政策能产生明显的效果。为厘清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的关系,文章首先运用汉密尔顿滤波方法估计我国的产出缺口和财政周期,然后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宏观层面测度我国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周期之间的时变交互影响,最后运用非线性的面板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模型从省级维度测度经济周期和财政周期视角下的财政支出乘数。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宏观层面看,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等事件对我国经济周期的负面冲击促使财政政策逆周期扩张,而财政周期扩张对经济周期复苏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第二,从省级层面看,地方财政支出乘数在经济紧缩时期更高,这个规律对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同样适用;第三,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省级层面,顺周期财政政策都有较高的时间占比,而顺周期的财政政策是引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因素;第四,我国地方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可能没有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投资乘数却保持较高水平,这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主要通过投资渠道实现。文章结论对理解我国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周期之间的关联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同时也指出财政政策逆周期调控的必要性以及未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而更好地引领居民消费的迫切性。

    2022年03期 10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网刊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61 ]
  • 非认知能力对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

    李根丽1;尤亮2

    非正规就业者是不具有正式劳动关系或缺乏社会保障的就业者,也是经济脆弱者,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至关重要。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文章将“软技能”非认知能力引入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研究中,采用大五人格模型构建非认知能力指标,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城镇数据,实证研究了非认知能力对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对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非认知能力主要通过提升健康状况、降低过度教育概率和增加社会资本三个渠道提升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进一步分析表明,非认知能力对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马太效应”。此外,非认知能力对白领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更大。不同维度的非认知能力中,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对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更为重要。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新经济背景下中国实现共同富裕也有一定启示。

    2022年03期 12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网刊下载次数:63 ] |[阅读次数:73 ]

财务与会计研究

  • 关系型合约视角下双重股权结构选择动因解析——来自中概股的经验证据

    蓝紫文;李增泉

    文章从关系型合约的视角研究了公司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内在动因。在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普遍具有关系型交易特征。与市场型交易不同,关系型交易依靠交易各方由关系专有性投资所建立起的信任关系来自我履约。文章分析认为,双重股权结构带来的多倍投票权与稳定控制权可以降低关系型合约的执行成本,保障关系型合约的长期稳定执行。文章以1997—2018年339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i>IPO</i>年度数据为样本,发现公司具有越多的关系型合约,越可能采用双重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人口流动率较低,或者社会资本紧密度较高时,这种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在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后,关系型合约公司会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来缓解双重股权结构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例如,公司会更大概率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开展更多的投资者电话会议活动,设定更高的独立董事比例,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分析师关注。上述结果表明,在关系型社会中,双重股权结构对保障公司关系型合约的执行具有独特优势。文章结论对于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我国制度背景下的双重股权结构具有实践意义。

    2022年03期 13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网刊下载次数:56 ] |[阅读次数:61 ]
  • 供应链金融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基于资产专用性的分析视角

    王鲁昱;李科

    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特征是否有利于企业进行商业信用融资?文章利用手工收集的独特供应链数据,从产品性质的维度构建供应链资产专用性指标,以2007—2019年沪深<i>A</i>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供应链资产专用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供应链的其他特征后,供应链资产专用性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财务风险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而且能够显著促进其提升资产周转效率,并实现更好的绩效。经过稳健性检验,并以自然灾害冲击作为工具变量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供应链的治理特征提供了新的证据,对决策层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增强实体抵抗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2022年03期 15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网刊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29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