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能提升产能利用率吗?——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Ca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nhance Production Capacity Utiliz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Panel Data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韩国高
摘要(Abstract):
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利用环境规制政策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投资来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传导机制及异质性影响,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具体传导机制,深入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通过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环境规制更多是通过淘汰不满足环境标准的产能来提高产能利用率,而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来提升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有限;国有企业和小企业比重的增加将会减弱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私营企业和大中企业比重的提高则会促进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积极影响。环境规制对偏重度污染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在上述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污染强度下的作用程度也各异。研究结论对如何利用环保硬约束监督管理手段来化解产能过剩,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减少无效、低端供给和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等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环境规制;产能利用率;异质性影响;遵循成本效应;创新补偿效应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403043,71503034);;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6BJY018)
作者(Author): 韩国高
DOI: 10.16538/j.cnki.jfe.2017.06.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程俊杰.中国转型时期产业政策与产能过剩——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5,(8):131-144.
- [2]傅京燕,李丽莎.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J].管理世界,2010,(10):87-98.
- [3]孙学敏,王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规模分布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4,(12):44-56.
- [4]杨振兵,张诚.产能过剩与环境治理双赢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生产侧与消费侧的产能利用率分解[J].当代经济科学,2015,(6):42-52.
- [5]原毅军,谢荣辉.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8):57-69.
- [6]Garofalo G A,Malhotra D M.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state-level manufacturing capital format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5,35(2):201-216.
- [7]Hamamoto M.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06,28(4):299-312.
- [8]Jorgenson D W,Wilcoxen P J.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U.S.economic growth[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1(2):314-340.
- [9]Leiter A M,Parolini A,Winner H.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European industry data[J].Ecological Economics,2011,70(4):759-770.
- [10]Porter M E,van der Linde C.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97-118.
- (1)鉴于中国各行业私营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仅从2004年开始公布,因此本文利用各行业私营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私营工业企业总产值2004-2010年的平均比重和1999-2003年各年的全部私营工业企业总产值近似计算得到1999-2003年中国各行业私营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
- (1)《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12年开始停止发布测度产能利用率所需的工业总产值数据;同时《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年开始停止发布测算环境规制强度所需的各行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工业烟尘去除量和工业粉尘去除量数据,因此综合考虑,本文最终选取1999-2010年为样本区间。
- (2)1 .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2.纺织业,3.皮革皮毛羽绒及其制品业,4.造纸及纸制品业,5.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6.石油加工及炼焦业,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医药制造业,9.化学纤维制造业,10.橡胶制品业,11.塑料制品业,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金属制品业,16.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
- (3)1 .农副食品加工业,2.食品制造业,3.饮料制造业,4.烟草制品业,5.纺织业,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7.皮革皮毛羽毛(绒)及其制品业,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9.家具制造业,10.造纸及纸制品业,1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医药制造业,16.化学纤维制造业,17.橡胶制品业,18.塑料制品业,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金属制品业,23.通用设备制造业,24.专用设备制造业,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7.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1)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30520/8050041.shtml,当环保监管遇上国有企业,凤凰网,2013-5-20。
- (1)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5-12/8268086.html,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环球网,2015-12-28。
- (1)Sobel检验的统计量为z=ab/a2sb2+b2sa2(1/2),其中a是中介变量方程中关键解释变量估计系数,b是包含关键解释变量和中介变量的方程中中介变量系数,sa和sb分别表示a和b的标准误(温忠麟等,2004)。
- (2)鉴于篇幅原因,文中并未将制造业28个行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测算结果列出,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要。
- (3)根据前文脚注的标号有:行业1、2、3、5、8、10、12、13、14、15、16、19、20、21。
- (4)根据前文脚注的标号有:行业4、6、7、9、11、17、18、22、23、24、25、26、27、28。
- (1)鉴于篇幅原因,稳健性检验结果未列出,稳健性检验表明研究结论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