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研究

  • 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劳动技能匹配效应

    郑腾飞;柯善咨;

    劳动技能匹配是集聚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并导致了行业的不同区位偏好。文章将劳动技能匹配引入Venables(2007)的理论模型,利用全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企业技能培训对生产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显示: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企业培训都能改变技能匹配水平、提高企业生产率;交通条件和企业培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城市间有明显差异。对高、中、低技术产业的计量检验还发现,改善交通条件有助于提高特大城市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促进高技术产业向特大城市集聚。

    2019年11期 v.45;No.456 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网刊下载次数:79 ] |[阅读次数:87 ]

产业经济研究

  • 高铁开通是否加速了技术创新外溢?——来自中国230个地级市的证据

    余泳泽1;2;庄海涛1;刘大勇3;伏雨1

    高铁的出现压缩了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要素的流动。文章重点关注了高铁开通是否加速了技术创新的外溢这一主题,并采用2008-2013年中国23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及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区域技术创新外溢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铁开通提升了人均专利引用量,同时加速了专利的折旧速度。高铁通过促进经济集聚、区域间合作与贸易以及企业间学习等方式增强了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且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外溢的影响时滞大约为2-3年。(2)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外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加之高铁网络下的资源聚集作用,因此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外溢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因此对于政府来说,各城市需要继续完善关键性的基础设施,为高铁建设提供各项技术与物质的支撑;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应充分利用高铁开通所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加大与跨城企业的合作与贸易,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并积极学习其他企业的技术。

    2019年11期 20-3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网刊下载次数:137 ] |[阅读次数:207 ]
  • 高铁开通是否加速了技术创新外溢?—来自中国230个地级市的证据

    余泳泽;庄海涛;刘大勇;伏雨;

    高铁的出现压缩了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要素的流动。文章重点关注了高铁开通是否加速了技术创新的外溢这一主题,并采用2008-2013年中国23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及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区域技术创新外溢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铁开通提升了人均专利引用量,同时加速了专利的折旧速度。高铁通过促进经济集聚、区域间合作与贸易以及企业间学习等方式增强了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且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外溢的影响时滞大约为2-3年。(2)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外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加之高铁网络下的资源聚集作用,因此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外溢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因此对于政府来说,各城市需要继续完善关键性的基础设施,为高铁建设提供各项技术与物质的支撑;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应充分利用高铁开通所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加大与跨城企业的合作与贸易,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并积极学习其他企业的技术。

    2019年11期 v.45;No.456 20-3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3 ]

公共经济与管理

  • 家庭教育支出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吗?——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斯丽娟

    虽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增长的拉动对农村减贫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大量农户却仍处于贫困脆弱状态,这一问题是未来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i>CFPS</i>)数据,采用<i>FGLS</i>和<i>Probit</i>模型实证检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i>PSM</i>)的方法进行了全样本检验。从贫困特征和子女受教育阶段角度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支出显著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分样本来看,对贫困家庭的降低程度大于非贫困家庭,所有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都能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对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最大,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次之,学前教育阶段的效应最小。增加社区控制变量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农户人力资本的增加和社会网络的增强是家庭教育支出影响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机制。据此,文章认为增加家庭教育支出是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和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

    2019年11期 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网刊下载次数:149 ] |[阅读次数:189 ]
  • 家庭教育支出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吗?—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斯丽娟;

    虽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增长的拉动对农村减贫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大量农户却仍处于贫困脆弱状态,这一问题是未来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FGLS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进行了全样本检验。从贫困特征和子女受教育阶段角度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支出显著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分样本来看,对贫困家庭的降低程度大于非贫困家庭,所有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都能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对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最大,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次之,学前教育阶段的效应最小。增加社区控制变量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农户人力资本的增加和社会网络的增强是家庭教育支出影响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机制。据此,文章认为增加家庭教育支出是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和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

    2019年11期 v.45;No.456 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7 ]
  • 社会保障、信贷获得与农业生产——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证据

    赵思诚1;2;杨青1;2;许庆1;2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农业生产中资本替代劳动力过程不断加速,但农民则面临着资本不足尤其是信贷获得困难的境遇。理论上,社会保障有利于提升农民信贷资质,增加其信贷获得,作用于农业生产。目前,鲜有文献探讨社会保障对信贷获得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此,文章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为例,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i>CFPS</i>),从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这两点切入,考察了新农合如何通过信贷获得影响农业生产。结果显示:新农合显著改善了农户的信贷获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对土地产出率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这表明,社会保障能够增加信贷获得进行资本替代,维持当前农业生产率不至下降甚至提升;进而,相比于粮食增产,新农合更可能有助于农民增收。文章明确了社会保障服务于信贷获得与农业生产的具体机制,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视角。

    2019年11期 45-5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网刊下载次数:139 ] |[阅读次数:168 ]

金融研究

  • 环境风险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吗?——基于环境责任评分的经验分析

    谢芳;李俊青

    文章基于环境责任评分,检验了环境风险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责任评分越高,上市公司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利率越低。这种影响因商业银行对环境责任评分的解读差异而不同。对于有信息搜集优势的商业银行,环境责任评分提供的增量信息较少,因而对贷款利率的影响较小。商业银行对高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环境责任的预期更高,这削弱了环境责任评分对贷款利率的影响。在控制了模型内生性、样本偏差以及替代解释的影响后,上述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文章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考虑了借款企业的环境责任评分。

    2019年11期 57-6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网刊下载次数:119 ] |[阅读次数:227 ]
  • 环境风险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吗?—基于环境责任评分的经验分析

    谢芳;李俊青;

    文章基于环境责任评分,检验了环境风险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责任评分越高,上市公司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利率越低。这种影响因商业银行对环境责任评分的解读差异而不同。对于有信息搜集优势的商业银行,环境责任评分提供的增量信息较少,因而对贷款利率的影响较小。商业银行对高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环境责任的预期更高,这削弱了环境责任评分对贷款利率的影响。在控制了模型内生性、样本偏差以及替代解释的影响后,上述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文章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考虑了借款企业的环境责任评分。

    2019年11期 v.45;No.456 57-6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9 ]
  • 保荐人项目经验、IPO审核与资源配置效率

    李挺1;赵宇2;位豪强3;蓝博靖4

    文章以2007-2015年申请<i>A</i>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从项目经验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了公司<i>IPO</i>过程中保荐人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保荐人的项目经验有助于提高拟上市公司的<i>IPO</i>审核通过率,且这种提升作用在保荐机构声誉不足、企业属于民营性质以及企业业务复杂时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保荐人的项目经验主要通过减少发行人与发审委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提高企业上市的合规性而产生作用。从经济后果看,如果保荐人的项目经验丰富,则企业上市后股票收益更高,经营业绩更好。这表明保荐人项目经验对公司<i>IPO</i>的积极影响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现行股票发审制度的认识。

    2019年11期 7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网刊下载次数:122 ] |[阅读次数:182 ]

国际经济研究

  • 美国贸易逆差形成中的“潜在的反比较优势现象”—对“汇率操纵逆差说”的反驳

    丁剑平;刘璐;张冲;

    文章以马歇尔-勒纳条件为理论基础,以美国指责他国操纵汇率为研究背景,以2010年后美国主要的贸易逆差来源国为研究对象,使用HS四分位行业的月度进出口贸易数据,对美国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1)美国对外贸易中存在"潜在的反比较优势现象",这与"里昂惕夫之谜"相互印证。(2)总体来看,美国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分国家来看,仅中美之间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但人民币升值对美国贸易逆差的改善效果有限。(3)贸易结构、贸易惯性以及中间品效应是美国贸易逆差形成并逐渐加剧的重要原因,且贸易政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的研究对于正确认知汇率与贸易之间关系,有力反驳美国的汇率操纵指控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1期 v.45;No.456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7 ]
  • 美国贸易逆差形成中的“潜在的反比较优势现象”——对“汇率操纵逆差说”的反驳

    丁剑平1;2;刘璐2;张冲2

    文章以马歇尔-勒纳条件为理论基础,以美国指责他国操纵汇率为研究背景,以2010年后美国主要的贸易逆差来源国为研究对象,使用<i>HS</i>四分位行业的月度进出口贸易数据,对美国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1)美国对外贸易中存在“潜在的反比较优势现象”,这与“里昂惕夫之谜”相互印证。(2)总体来看,美国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分国家来看,仅中美之间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但人民币升值对美国贸易逆差的改善效果有限。(3)贸易结构、贸易惯性以及中间品效应是美国贸易逆差形成并逐渐加剧的重要原因,且贸易政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的研究对于正确认知汇率与贸易之间关系,有力反驳美国的汇率操纵指控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1期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网刊下载次数:134 ] |[阅读次数:130 ]
  • 中欧班列对内陆地区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

    张祥建;李永盛;赵晓雷;

    贸易的发展需要通道,通道的建设也会带动贸易增长,中欧班列是新时代联通亚欧大陆的实体纽带,为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大贸易进出口和深化对外开放提供了新机遇。文章采用PSMDID方法,以2008-2017年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欧班列开通对内陆地区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中欧班列显著促进了内陆地区的贸易增长,对开通地区的贸易增长影响更大,并且这种增长效应呈现出先高后低再高的阶段性动态特征。(2)中欧班列的开通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外资和内资吸引力,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为中西部地区的贸易进出口增长提供内生动力。(3)进一步对区位异质性分析后发现,内陆自由贸易区、货源地节点和运输通道的贸易水平受中欧班列的影响更大,中欧班列强化了内陆自由贸易区的资源要素汇聚功能,放大了货源地节点的"虹吸效应"和运输通道的"辐射效应"。因此,在把握中欧班列开通带来的贸易便利化同时,应优化中欧班列的运输线路布局,建立地区货源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内陆自由贸易区的对外开放枢纽作用和中欧班列的辐射带动效应。

    2019年11期 v.45;No.456 9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网刊下载次数:252 ] |[阅读次数:92 ]

中国经济论坛

  • 不动产抵扣是否影响了“脱实向虚”——一个投资结构的视角

    刘金东1;管星华2

    2016年将销售不动产纳入“营改增”,使企业购建不动产可以享受进项税额抵扣的减税实惠,这是否会加剧企业涉房投资倾向?这一问题在当前研究中尚未得到检验。文章将2016年5月1日实施的不动产抵扣政策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基于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4-2017年的数据,采用成对样本回归等方法考察了不动产抵扣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动产抵扣显著增加了非国有企业的涉房投资,挤出了企业的设备类投资,表现出一定的“脱实向虚”的趋势;相比于分期抵扣的不动产类固定资产投资,一次性抵扣的投资性房地产对设备类固定资产的挤出效应更为明显;“营改增”带来的企业涉房投资偏向显著抑制了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通过机制识别发现,资金挤占效应是涉房投资抑制研发投入的主要作用渠道。文章的研究对未来全面认识企业涉房投资行为和矫正企业涉房投资倾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9年11期 11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网刊下载次数:125 ] |[阅读次数:172 ]
  • 不动产抵扣是否影响了“脱实向虚”—一个投资结构的视角

    刘金东;管星华;

    2016年将销售不动产纳入"营改增",使企业购建不动产可以享受进项税额抵扣的减税实惠,这是否会加剧企业涉房投资倾向?这一问题在当前研究中尚未得到检验。文章将2016年5月1日实施的不动产抵扣政策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基于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4-2017年的数据,采用成对样本回归等方法考察了不动产抵扣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动产抵扣显著增加了非国有企业的涉房投资,挤出了企业的设备类投资,表现出一定的"脱实向虚"的趋势;相比于分期抵扣的不动产类固定资产投资,一次性抵扣的投资性房地产对设备类固定资产的挤出效应更为明显;"营改增"带来的企业涉房投资偏向显著抑制了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通过机制识别发现,资金挤占效应是涉房投资抑制研发投入的主要作用渠道。文章的研究对未来全面认识企业涉房投资行为和矫正企业涉房投资倾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9年11期 v.45;No.456 11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0 ]
  • 返贫现象的内在逻辑:脆弱性脱贫理论及验证

    周迪1;王明哲2

    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防止脱贫又返贫现象的发生,巩固已有脱贫成果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为此,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脆弱性脱贫理论,以期能解释出现返贫现象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论证了如何降低和防止脱贫又返贫。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i>CFPS</i>)2010-2014年三轮微观调查数据,文章首先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验证了家庭资产禀赋能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随后构建“条件<i>Markov</i>模型”探究一般情景和风险冲击情景下,不同资产禀赋水平对“脱贫—返贫”状态转移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脱贫未返贫路径机制。研究发现:资产禀赋能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具体地,生产资产禀赋最明显;资产禀赋防止家庭从轻度脱贫返回为浅度贫困的作用最明显;当存在风险冲击时,资产禀赋的作用将增强;而当地区存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或高福利水平以及个体存在借款行为时,资产禀赋的作用将减弱。因此,文章认为将资产指标纳入贫困动态调整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福利体系,从根本上鼓励贫困家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施教育技能培训,将有助于巩固已有的脱贫成果。

    2019年11期 12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网刊下载次数:131 ] |[阅读次数:116 ]
  • 宗族网络与企业创新——农村创业者先前经验的协同与平衡

    董静;赵策;苏小娜

    现有研究已经认识到了宗族网络等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但没有阐述清楚宗族网络中的什么因素是影响农村企业创新的关键,也没有认识到农村创业者先前经验的调节作用和地区间差异。在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宗族网络一方面可以通过信任与资源供给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排斥局外人、限制知识与人员流动而对企业创新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先前经验越丰富的创业者越有意识和能力去调动宗族网络的正面影响。为此,文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宗族网络、企业创新水平以及农村创业者先前经验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用我国“千村调查”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宗族规模对农村创业企业的创新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而宗族强度对企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农村创业者先前经验能强化宗族强度与创新水平之间的正向关系,发挥协同作用;也就是说,经验越丰富的创业者越能发挥宗族网络在创新中的积极作用。(3)在经济发展水平高或者宗族文化强的地区,宗族规模对农村创业企业的创新水平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宗族强度的正向影响也更为突出。文章拓展了宗族网络的创新效应研究,对农村创业者如何平衡宗族网络的利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19年11期 14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网刊下载次数:122 ] |[阅读次数:171 ]

  • 《财经研究》简介

    <正>《财经研究》创刊于1956年9月,是上海财经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理论刊物。《财经研究》是国内三大核心期刊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入选期刊。设有"公共经济与管理"(教育部名栏)、"经济史·经济思想史"、"金融研究"、"财务与会计研究"、"产业经济研究"、"区域经济研究"、

    2019年11期 v.45;No.45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