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研究

  • 劳动价值的物化形态与人化形态——“产值悖论”及其解决途径

    鲁品越;

    现行劳动价值论体系将价值仅理解为抽象个人的生理消耗,而不是对人类生命、人与人关系的创造,因而不能反映抽象劳动的历史发展,无法解释人均GDP的巨大增长。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是确认劳动价值的两大存在形态:物质生产中凝结在商品中的"物化价值"形态,"人的生产"中由物化价值转化于人的生命中的"人化价值"形态。由此可建立与现实一致的"商品价值趋势指数模型"与国际产品价格的"价值比指数模型"。这不仅消除了现行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危机,而且开辟了劳动价值论新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空间,提供了西方经济学所未能提供的符合现实的理论模型,显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独特理论魅力。

    2009年02期 v.35;No.327 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5 ]

区域经济研究

  • 对城乡劳动力流动中举家外迁现象的理论分析——一个可行性能力的视角

    姚先国;来君;刘冰;

    由于制度、人力资本以及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两个进程的步调并不一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如何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尽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永久性迁移"成为关注重点。近年来,在所谓"候鸟式"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中,举家迁移的数量增长明显。这一现象在户籍制度等方面改革仍显滞后的背景下,是否意味着"农民工"在进城20多年后靠自己的力量真正扎下根了呢?文章从森的"可行性能力"角度出发,利用2006年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中关于浙江省的数据,对农民工举家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用工保障环境改善等相关条件在其中的作用,以期对研究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有所裨益。

    2009年02期 v.35;No.327 2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1 ]
  • 市场歧视、区际边界效应与经济增长

    赵永亮;刘德学;

    跨区域商品价格差被认为是研究国内区际贸易的有效替代指标,文章首先以我国12个样本城市六大类商品价格为考察对象,经回归分析认为:除了距离等控制因素外,"樊纲指数"和"政府支出占GDP的比率"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六大类商品价格偏差的边界效应,说明市场化进程落后的地区更可能筑起商品贸易的政策壁垒,而具有"父爱"意识的政府在高财政支出比率情形下更有能力实施保护战略,从而验证了文章的边界效应假说。实证分析还获取了两个层次的边界效应(包括品类边界效应和省份边界效应),并作为市场一体化指标被纳入文章的经济增长方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地方保护壁垒造成的省份市场分割,影响到保护战略实施省份的自身经济绩效。

    2009年02期 v.35;No.327 3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0 ]

金融研究

  • 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掠夺和市场进入障碍——国航竞购东航的案例分析

    徐龙炳;李科;

    航空业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实施金融市场掠夺策略的行业,公司治理和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在产品市场的竞争有重要影响。文章构造了一个两阶段融资模型,说明当公司治理水平低,负债率高且依赖外部融资时,掠夺者的最优策略是通过在金融市场上提高被掠夺者的融资成本,间接地提高其代理成本,阻止潜在的市场进入者进入市场,从而掠夺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通过国航竞购东航案例,文章模型说明国航采取了对东航和新航进行掠夺的策略,指出公司融资策略必须考虑产品市场竞争战略和公司治理水平,因为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改善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改善消费者福利。

    2009年02期 v.35;No.327 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2 ]
  • 监管资本的适度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

    杨继光;刘海龙;

    既有文献大都研究银行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而对监管资本的适度性则关注不够。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能体现银行实际风险水平的经济资本测度方法,它反映了银行应该持有的资本数量,通过对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银行实际持有资本)的比较,能够判断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适度性。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银行虽然满足了法定最低监管资本要求,但总体来讲,监管资本仍不足以缓释银行的实际风险。

    2009年02期 v.35;No.327 65-7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5 ]

国际经济研究

  • 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

    李晓峰;

    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因素,研究表明贸易波动的主要因子是供给冲击、需求冲击、贸易竞争力、体制与政策因素和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并通过对四个不同时期的考察发现各个因素在不同时期其重要性不同。文章最后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外贸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是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减少国际贸易波动不利影响的必然选择。

    2009年02期 v.35;No.327 7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8 ]
  • 汇率变动与我国货币需求非线性误差修正

    宋金奇;雷钦礼;

    文章引入汇率变动变量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研究。经验结果表明:(1)汇率变动是影响我国长期货币需求稳定的关键因素,且汇率变动对我国货币需求有正向的影响;(2)线性误差修正模型描述我国广义货币需求动态并不合适,非线性误差修正模型则能对广义货币需求的短期动态机制进行较好的解释。

    2009年02期 v.35;No.327 8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8 ]

财务与会计研究

  • 会计操纵与交易规划的配合使用——来自长期资产减值的经验证据

    李享;

    文章认为,资产减值可以与资产处置交易配合使用,形成一条"前期超额计提,后期伴随交易转出"的减值(盈余)操纵通道。其经验证据表明,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通过超额计提长期资产减值进行"大洗澡";如果计划下一年处置长期资产,则会加大亏损年度的超额计提;亏损的下一年能否扭亏与该年是否发生资产处置(减值转出)正相关。研究结果还说明,会计操纵可以与交易规划在纵向上配合使用;新准则条件下应当加强对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出行为的监控。

    2009年02期 v.35;No.327 99-11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0 ]
  • 交易成本与内部控制治理逻辑——基于信任与不确定性的组织内合作视角

    林钟高;徐虹;吴玉莲;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的一个合作机制,这种机制是以内部信任为基础和降低不确定性为目标,但是企业内部信任的增强和不确定性程度的降低又必然牵涉到内部交易成本问题,因此,文章在分析信任、不确定性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的基础上,根据内部控制的授权机制又进一步引入交易成本理论,从生产和交易两个层面六个维度重新检视了内部控制治理的合理逻辑,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种控制系统的传统观念,以便从治理的层面更科学地构建和更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

    2009年02期 v.35;No.327 11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9 ]

公共经济与管理

  • 我国城镇卫生筹资公平性研究——基于医疗保健支出累进度的测算

    吕文洁;

    文章利用1995-2006年城镇家庭收支调查数据,测算了我国医疗保健个人现金支出的累进度指数,包括Kakwani指数和Suits指数,并采用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和非食品消费支出衡量支付能力,分别计算相应的累进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推行以来,我国个人现金卫生累退程度不断增加,这主要归咎于医疗保险覆盖不广泛以及分布不公平。这一结论对进一步改革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2009年02期 v.35;No.327 12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32 ]
  • 策略性环境政策:环境税和减排补贴的比较分析

    何欢浪;岳咬兴;

    文章把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扩展到环境领域,策略性环境政策认为政府有动机通过降低环境标准补贴出口企业,以达到利润转移的目的。文章分析了策略性环境政策中比较受忽视的一部分——环境技术补贴,本国政府结合使用环境税和减排补贴,我们验证了政府使用策略性环境政策的动机,得到了最优的污染排放税率,认为虽然环境政策仍旧不能消除生产带来的环境损害,但是环境技术补贴提高了本国的环境标准,企业会更少地遇到绿色壁垒报复。

    2009年02期 v.35;No.327 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4 ]

  • 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影响:理论和实证

    刘生龙;

    文章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探讨收入不平等对长期经济增长"先促进后阻碍"的"倒U型"影响。文章首先基于一个拉姆齐模型,从理论上证明这一"倒U型"关系的存在;其次是构建实证模型,根据跨国横截面数据,分别运用OLS和GMM估计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检验这一"倒U型"关系的存在。实证结果显示:GMM估计方法要优于OLS估计方法,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收入不平等有一个合理区间,如果以基尼系数衡量不平等程度,这一数值处于0.37-0.40之间。当一国初始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于最优值时,可以通过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来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反之,则应通过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2009年02期 v.35;No.327 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