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商品经济规律体系

    伍柏麟

    <正> 在一个现实的经济形态中,总有支配人类各个社会经济形态运动的普遍规律、几个社会形态运动的共同规律和该社会形态运动的特殊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它们共同组成支配该社会经济形态的规律体系。同时,这些普遍规律、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身也各自存在着由许多规律组成的子系统。各子系统的经济规律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综合起来表现出它们的作用。

    1990年02期 3-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8 ]
  • 平均化: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价值规律的再认识

    文魁

    <正> 建国40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价值规律的问题进行了长期、反复的研究和探讨,认识不断深化。但基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我国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现实,我们对价值规律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今天,当我们已经确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经济学界也开始致力于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时,我们有必要从运行机制这个新的角度对价值规律进行深层思考。

    1990年02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 价值规律与宏观调控

    张薰华

    <正> 社会经济运动自成系统。这个系统中每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规律性。因此,诸经济规律也是一个系统,成为一个体系。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而言,这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各规律之间的体系。价值规律处于这个体系的外层地位并且自身也是一个体系,即在上述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只有弄清楚这些相互关系,才能科学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地发展。

    1990年02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4 ]
  • 价值规律与宏观调节关系的三点思考

    李石泉

    <正> 一、价值规律能否成为宏观经济的调节者,取决于价值规律有无宏观调节的功能;而价值规律有无宏观调节的功能,又取决于在实际上而不是在口头上把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包括在价值规律范围之内。

    1990年02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2 ]
  • 关于价值规律与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

    张淑智 ,林益彬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沿着放权让利,使经济调节机制向市场机制转换的思路展开的。这一改革开始改变过去那种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计划体制,微观经济的活力得到增强,价值规律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繁荣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效果。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出现明显的经济发展失衡和通货膨胀,流通领域混乱,经

    1990年02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8 ]
  • 市场取向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张继光 ,张道根

    <正>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突破了传统的单一中央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市场机制开始生成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组成部分。伴随市场机制的引入,宏观调控机制和微观经营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经济运行和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勿庸置疑,以引入市场机制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失误和偏差。但是,

    1990年02期 28-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8 ]
  • 社会主义企业运行轨迹的描述——兼与厉以宁同志商榷之四

    程恩富

    <正> 企业运行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客观基础,其轨迹是在宏观经济机制和微观经济机制双重作用下企业实际运动的线路、状态和特点。具体审视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轨迹,有助于深层次地把握微观经济活动的规律和企业改革的方向。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与厉以宁同志的有关论点商榷。

    1990年02期 34-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3 ]
  • 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商品生产和交换存在的条件?——与李义平同志商榷的商榷

    丁任重

    <正> 在《财经研究》1988年第6期上,赵晓雷同志著文提出:“财产私有并不成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决定条件”。在《财经研究》1989年第4期上,李义平同志的《究竟什么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决定条件》文章,不同

    1990年02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9 ]
  • 信贷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陆世敏

    <正> 现代化的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决定、彼此渗透、交叉影响。既定的产业结构决定信贷结构,产业结构失衡意味着信贷差额扩大、比例失调;而信贷优化的过程,则又显示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趋向均衡协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信贷集中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可主动自觉地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来逐步扭转产业结构的失衡现象,以产业结构的协调、稳定和效率,来实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1990年02期 42-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4 ]
  • 资金“体外循环”并非歧变

    张有荣

    <正> 近来,人们对资金“体外循环”的问题议论颇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歧变,危害严重,必须予以革除;另一种认为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合理性,硬性革除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关键是要正确加以引导和利用。我赞成后一种观点。

    1990年02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0 ]
  • 上海第三产业10年发展分析

    周国平

    1990年02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9 ]
  • 《重置成本会计论》一书出版

    陈信元

    <正> 上海财经大学第一位经济学博士汤云为副教授的学术专著《重置成本会计论——物价变动的会计对策》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深刻地分析了成本概念,提炼出具有突破性的“成本实物补偿”理论。同时,该书比较

    1990年02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3 ]
  • 清末“借债筑路”及其利弊

    曹均伟

    <正> 一、“借债筑路”的争论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内部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两大集团。在对待铁路建设的问题上,这两大集团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80年代,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借债筑路”的大争论。从1880年至1889年止,这场争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80年—1881年。洋务派要员刘铭传首先提出了“借债筑路”的主张,从而引

    1990年02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7 ]
  • 发展邮政储蓄业务是加速社会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关于上海市邮政金融事业的调查

    包文俊 ,缪维祥 ,朱百鸣

    <正> 1986年2月,上海邮政系统恢复开办邮政储蓄业务。恢复以来,上海邮政储蓄业务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6年底,上海设有储蓄点34处,收储余额为1346万元;1987年底,储蓄点155处,收储余额1.96亿元;1988年底,储蓄点185处,收储余额4.2亿元;1989年底,储蓄点211处,收储余额达6.5亿元。4年多来,储蓄点翻了两番多,收储余额增长了48.2倍。1989年以来,又举办了“聚宝盆”有奖储蓄项目,一举收储1亿元,占全市储蓄增长余额3.23亿元的1/3。目前,上海市区邮政储蓄余额已突破5亿元大关,在全市金融业中跃居第三位,在全国省会城市邮政局中已名列第一。

    1990年02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