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去杠杆效应——来自国有企业隶属关系变更的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

    马文涛1;董松柯1;贾鹏飞2;韩瑾3

    我国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积极的去杠杆效果。文章基于组织结构模型和工业企业数据,探讨了国有企业监管体制这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所具有的去杠杆效应。研究发现,以隶属关系变更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监管授权与其杠杆率之间呈现负向关系。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这一结果依然成立。这缘于监管授权对以内部决策分权为代表的微观组织结构的正向影响,这一中介效应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解释程度超过30%。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企业内部较低的纵向沟通成本会弱化监管授权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而所隶属政府面临的稳增长压力则会增强这种影响。因此,不仅要从宏观上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改革措施,更要从微观上监测由此可能引起的组织结构变化,逐步形成宏微观统一且相互衔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框架。

    2023年04期 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网刊下载次数:40 ] |[阅读次数:83 ]
  • 专业化功能定位与竞争类国有企业投资羊群行为——基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朱滔;涂跃俊

    传统二元制功能定位要求所有国有企业都承担社会性与盈利性并举的功能,而分类改革则秉持因类制宜的制度逻辑,鼓励并引导不同类别国有企业专注于各自适宜的功能定位,使得国有企业功能定位自此呈现出专业化特征。为此,文章以分类改革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与传统二元制功能定位相比,改革后的专业化功能定位对竞争类国有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专业化功能定位显著抑制了竞争类国有企业投资羊群行为,这种抑制效应在行业产品市场竞争更弱和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情况下更加明显。其中,改善委托代理问题和促进经理人才能发挥是这种抑制效应的主要影响路径。此外,专业化功能定位还提高了竞争类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投资水平对企业经济业绩的边际贡献在分类改革后显著提升。文章从功能定位专业化视角揭示了分类改革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政策效应、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化解因投资羊群行为引致的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2023年04期 2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网刊下载次数:42 ] |[阅读次数:60 ]

专题讨论·数字经济

  • 数字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国内链长

    刘宇英;盛斌

    数字技术嵌入改变了全球价值链的参与方式与空间布局,为企业应对新一轮全球价值链重塑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为此,文章基于投入产出表与企业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构建全球价值链嵌入长度的衡量指标,并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在其演进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发现:(1)2001—2013年,国内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长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且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应的生产链条更长。(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国内企业将原本位于国外的投入侧生产环节内向化,进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参与更多的生产环节。(3)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提升生产率水平和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两条渠道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长度的扩张。(4)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一般贸易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促进效果更强,且只有当国内上游行业具备较强的中间品供给能力(包括生产能力与研发能力)时,数字经济的促进效果才能有效发挥。文章为我国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构筑更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3年04期 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网刊下载次数:40 ] |[阅读次数:56 ]
  • 数字化转型、工资增长与企业间收入差距——兼论“灯塔工厂”的行业引导效应

    陈东;郭文光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引发收入分配问题。文章采用2010?2020年中国<i>A</i>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最终落脚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灯塔工厂”所发挥的行业引导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工资水平,且这种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垄断性较低行业、劳动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明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影响存在时变现象,数字化转型成熟期带来的生产率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对工资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劳动替代效应带来的抑制作用,并构成了企业工资增长的主要成因;数字化转型在扩大企业内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的同时,还会通过提升行业垄断程度扩大同一行业内的企业间收入差距;“灯塔工厂”虽然造成了同一行业内其他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和资本要素部分转移,但是有助于提升行业内最低生产效率,缩小企业间的生产率差距,促进行业内企业工资水平的全面提升。文章的结论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防止收入差距拉大提供了实证依据。

    2023年04期 5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网刊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66 ]

中国经济论坛

  • 城市政府补助政策的多维减贫效应评估

    许玲丽;陈云菲

    2020年底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防贫长效机制,推进共同富裕。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评估了“十三五”时期城市政府补助的相关减贫政策效果。文章选取贫困度量指标来测度城市的相对贫困状况和收入分配特征,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城市政府补助政策对城市贫困人口收入、支出、劳动供给、人力资本以及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相对贫困指标计算的城市贫困率、贫困强度和深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城市收入分配有所改善;从收入和支出角度来看,城市政府补助对低收入居民发挥了“授人以鱼”的作用,特别是在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个人工作收入方面;此外,城市政府补助对一些人群发挥了“授人以渔”的作用,显著提高了低收入男性和中部地区低收入居民的就业概率,增加了低收入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政府补助还显著提高了低收入女性和西部地区低收入居民的主观福利。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收入再分配体系,探索推动城市贫困救助从“粗放”模式向“精准”模式转换,建立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城市防贫体系与动态监测系统,有效缓解相对贫困,形成防贫内生机制,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基本保障。

    2023年04期 6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网刊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52 ]
  • 资源节约型城市创建、企业策略选择与水环境治理

    姚鹏1;2;牛靖1

    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水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对于转变水资源使用方式,改善水环境质量以及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企业策略选择视角,探究资源节约型城市创建的水环境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资源节约型城市创建通过推动企业降低用水强度、加强技术改造以及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效应等机制有效抑制了污染排放行为,但不同企业在应对资源规制的策略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高耗水企业倾向于选择降低取水量和减产等非效率的方式应对规制目标,而非高耗水企业更希望通过提高重复用水率和增加废水治理设施数量等长效机制实现水环境治理。同时,资源节约型城市创建的水环境治理效应在重污染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识别企业应对资源规制的微观机制,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重要启示。

    2023年04期 7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网刊下载次数:30 ] |[阅读次数:45 ]
  • 政府信息公开、企业确定性预期与创新表现

    张明昂1;鲁书伶2;邵小快3;白彦锋1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和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下,企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走高,给投资风险高、周期较长的企业创新活动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恢复经济活力需要企业可持续创新的支撑,而降低企业对不确定性的担忧对于促进创新至关重要。作为近年来“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对界定政府权责范围和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可预期的经营环境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文章考察了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企业在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的研发和生产决策理论模型,阐述了政府信息公开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方政府信息公开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构造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发现: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显著提高了企业专利申请量,特别是促进了高质量专利申请,且对非国有、融资约束较高及大型企业影响更强;政府信息公开对创新的激励效应是通过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和提高企业信心实现的;政府信息公开还通过推动研发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全球经济社会不确定性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文章的研究对政府改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信心、促进经济复苏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2023年04期 9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网刊下载次数:41 ] |[阅读次数:145 ]
  • 传统善会善堂的历史遗产——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谢佳松;林建浩;罗挺威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善会善堂作为民间慈善组织,兼具施善与教化功能,这种历史上的非正式制度是否会持续影响当代企业行为?文章将上市企业精确坐标匹配到古代府级层面,并结合史料中的善会善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善会善堂密度越高的地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2)进一步基于企业是否需要强制披露社会责任以及自主第三方鉴证等视角剥离机会主义动机,发现地区善会善堂密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推动作用依然存在。(3)从作用机制来看,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善会善堂形成了个体利他的文化观念,并通过塑造企业管理者的利他价值观进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善会善堂依然会对当今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2023年04期 10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网刊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48 ]

专题讨论·网络经济

  •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与社会共治

    朱哲毅1;2;3;陆梦婷1;刘增金4;宁可1;2

    网络餐饮为消费者就餐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对潜藏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系统分析了消费偏好对消费者经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事件概率的影响与机制,并识别了不同监管主体的调节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上海市消费者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网络餐饮存在“柠檬市场”困境,便捷偏好、价格偏好对消费者经历食品安全事件的概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在政府监管、平台监管和媒体监督下,网络餐饮的“柠檬市场”困境被缓解。此外,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信息渠道也能削弱消费偏好对消费者经历食品安全事件概率的影响。文章认为,完善网络餐饮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需要在社会共治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多方主体的监督作用,促进政府主导型治理向“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同型治理转变。

    2023年04期 12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网刊下载次数:37 ] |[阅读次数:40 ]
  • “店选网购”与“店网并购”的二重性及社会福利效应

    徐洪海1;刘婵2

    “店选网购”能够促进店商和网商之间的竞争,但存在网商搭店商便车的问题;“店网并购”可以缓解搭便车问题,却会限制店商和网商之间的竞争。文章结合“店选网购”和“店网并购”的二重性特征,通过构建具有横向差异化的<i>Hotelling</i>竞争模型依次分析了上述两种购买方式的福利效应。结论表明,“店选网购”会降低店商和网商的价格和利润,但会提高消费者剩余,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取决于购买到合意商品的概率;“店网并购”确实会提高店商和网商的价格和利润,而对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也取决于购买到合意商品的概率。综合来看:(1)当购买到合意商品概率较大时,“店选网购”能够改善社会福利,而“店网并购”会损害社会福利;(2)当该概率较小时,“店选网购”会损害社会福利,而“店网并购”能够改善社会福利;(3)当该概率介于中间水平时,二者的社会福利效应不确定。文章的结论对于“店网并购”的反垄断分析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2023年04期 13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网刊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45 ]
  • 互联网普及对传染病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

    余东升1;余娟娟2

    互联网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传播,但同时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关联。那么,互联网如何影响传染病的传播呢?文章利用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卫生面板数据以及新冠疫情数据,运用<i>GMM</i>模型,实证考察了互联网普及水平对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互联网普及水平的提升能够降低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对传染病传播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有助于传染病的防控。(2)由于不同地区、城乡和用户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数字鸿沟”,这导致互联网普及水平在抑制甲乙类传染病传播效应上存在显著的异质性。(3)互联网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事后治理”三个阶段降低了传染病的传播,这种积极作用具体是通过扩大数字化办公市场规模,减少“面对面”接触以及增加线上问诊次数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等多种途径来实现。文章的结论为我们认识互联网在新冠疫情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参考借鉴,也为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基于互联网普及的“智慧防疫”和“智慧防控”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2023年04期 15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网刊下载次数:49 ] |[阅读次数:5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