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飞1;2;陈琳2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政府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已有文献从多个视角讨论了社区在老年人养老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较少有研究文献关注社区养老支持对老龄健康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然而,社区养老如何更好地发挥对家庭养老的补充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增加老年群体的健康福利显得愈加重要。文章利用<i>CFPS</i>2010、<i>CFPS</i>2014和<i>CHARLS</i>2018数据从社区层面和个体层面定量分析了社区养老支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使用工具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的估计结果表明,社区养老支持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2)机制分析表明,社区养老支持通过促进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提高生活独立性的方式改善了身体健康,通过保护老年人认知功能、促进社会交往的方式改善了心理健康。(3)异质性分析发现,社区养老支持对未与子女同住的老年群体的健康改善作用更强,其发挥了对传统家庭养老的部分替代作用。但贫困社区的老年人从中获得的健康福利较少,社区养老支持可能存在“马太效应”。文章结论认为,在健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应更加关注社区支持在影响老龄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不同老年群体对社区养老服务及设施的利用水平。
2023年02期 4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网刊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3 ] - 周彩1;李博文2;吴一平1
积极推进政民互动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共同富裕的坚强保障,但较少有研究揭示在何种条件下政民互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改善居民福利。文章利用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政民互动对农村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政民互动渠道的畅通拉近了基层政权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并有助于提升居民福利水平。其次,政民互动的三个阶段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居民主观福利,其中在事中互动环节,村干部关于公共政策信息的解读对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清廉感知、程序公平和精准帮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政民互动和居民福利的关系,其中程序公平在政民互动与居民主观福利改善间的调节作用高于清廉感知和精准帮扶。文章结论对于实现农村居民与国家政策之间的良性互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23年02期 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网刊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5 ] - 赵心慧
探讨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可以为改善人力资本不平等、促进弱势儿童发展以及缓解代际传递等重要话题提供经验证据。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02—2018年四轮数据,文章测算了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系数及其变化趋势,并估计了不同环境变量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贡献度。研究发现:近20年中国的教育不平等呈现下降趋势;而教育机会不平等也在2018年呈现较大降幅。其中,户口和父亲受教育年限是贡献较大的两个环境变量。随着时间推移,户口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解释力度逐渐减小,而父亲受教育年限的解释力度逐渐增大。从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近年来家庭背景因素在解释上重点大学的机会不平等中占据主要地位。纳入努力变量的结果表明,努力的贡献度在2018年更高,即通过努力来消解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然而,努力仍未在高质量教育获得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较为全面地描绘了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变动趋势及其成因,为下一步在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过程中推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3年02期 7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网刊下载次数:5 ] |[阅读次数: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