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父母照料家庭与成年子女劳动供给——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分析The Influence of Older Parents' Care-giving Activities on Labor Supply of Adult Children:A Study Based on CFPS
卢洪友;余锦亮;杜亦譞;
摘要(Abstract):
多代直系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是我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特征,因而老年人在家庭照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章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并实证分析了老年父母的隔代照料及料理家务活动对子女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父母的隔代照料显著提高了子女的劳动供给,其中男性劳动参与率提高了6.3%,女性提高了14.3%,并且女性的工作时间增加幅度远大于男性。此外,隔代照料对农村居民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大于城市居民,而对城市居民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上,公共服务不均等以及就业能力和工作性质的差距是异质性产生的重要原因。文章从老年人影响青年人劳动力供给的角度,验证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女性为何有条件更加"勤劳"。
关键词(KeyWords): 老龄化;隔代照料;家务料理;劳动供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ZDB1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194)
作者(Authors): 卢洪友;余锦亮;杜亦譞;
DOI: 10.16538/j.cnki.jfe.2017.12.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璐,范红丽,赵娜,等.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16,(3):176-189.
- [2]杜凤莲.家庭结构、儿童看护与女性劳动参与:来自中国非农村的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08,(2):1-12.
- [3]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37-49.
- [4]黄枫.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家庭照料与城镇女性就业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12,(9):16-26.
- [5]刘柏惠.我国家庭中子女照料老人的机会成本---基于家庭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4,(5):48-60.
- [6]沈可,章元,鄢萍.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新解释:家庭结构变迁的视角[J].人口研究,2012,(5):15-27.
- [7]宋璐,李亮,李树茁.照料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2013,(6):215-237.
- [8]孙鹃娟,张航空.中国老年人照顾孙子女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文摘,2013,(5):104-105.
- [9]Carmichael F,Charles S.The opportunity costs of informal care:Does gender matter?[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3a,22(5):781-803.
- [10]Carmichael F,Charles S.Benefit payments,informal care and female labour supply[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3b,10(7):411-415.
- [11]Ettner S L.The impact of"parent care"on female labor supply decisions[J].Demography,1995,32(1):63-80.
- [12]Faller A,Brown K S.Joint family structure[A].Shehan C L.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family studies[C].New York:Wiley,2016.
- [13]Heitmueller A.The chicken or the egg?Endogeneity in labour market participation of informal carers in England[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7,26(3):536-559.
- [14]Lilly M B,Laporte A,Coyte P C.Do they care too much to work?The influence of caregiving intensity on the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unpaid caregivers in Canada[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10,29(6):895-903.
- [15]Sasaki M.The causal effect of family structure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mong Japanese married women[J].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002,37(2):429-440.
- (1)数据来源于http://hn.ifeng.com/zixun/redianguanzhu/detail_2015_10/08/4419345_0.shtml。
- (1)在CFPS数据中,除了2014年的数据没有调查家庭代际数之外,2010年和2012年的调查样本中三代以内的家庭比例分别为97.32%和94.62%。
- (1)式(1)中,当居民目前有工作时,employit取值为1,否则为0。employit和employ*it之间的关系为:如果employ*it>0,则employit=1;如果employ*it<0,则employit=0。
- (2)在CFPS调查中,是否“同灶吃饭”是判断个体之间是否在一个独立经济体内存在经济依存关系的唯一标准,因而本文也根据是否“同灶吃饭”来进行判定是否同住。
- (3)一般而言,劳动力参与率=(有工作的人数+目前正在找工作的人数)/(16-64岁的人口)×100%;但是,由于微观调查难以获得这一宏观层面的数据,因而本文使用受访者是否工作作为其衡量指标。
- (4)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不同年度的调查问卷对工作时间的问题有所差别,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我们统一将其加权折算为年均工作时间。
- (1)为获得影响的边际效应,还需要进一步的计算。由于自变量会影响偏效应的概率分布,通常将每个自变量取样本平均值,计算变量的平均偏效应(Partial Effect at Average,PEA)。但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文中提到的“隔代照料孩子”等部分变量是二值离散变量,因而对其边际效应的估计进行特殊处理。
- (1)为了便于对比,我们在这一部分删除了从事农业劳动的样本。
- (1)这里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建设性建议,将老年父母帮忙料理家务变量纳入回归,以此克服因照看孩子或料理家务遗漏造成的内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