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与管理

  • 短缺与可持续双重视角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研究——兼论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路卓铭;沈桂龙;于蕾;

    资源价格和收益分配关系的长期扭曲,使我国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约束日趋严重,并且集中反映在我国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过快地走向"矿竭城衰"的问题上。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文章试图从矛盾的聚焦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入手来探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概念内涵与框架构建。首先,将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给出了机制的科学内涵,并将其与资源开发历史补偿机制进行了概念厘清;其次,基于资源价值及其构成的理论探讨,深入剖析了建立该机制的两大要点"资源价值完全实现"与"资源收益合理分配"及其内在逻辑;最后,就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与资源税费制度重构这两大基本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框架性战略设想。

    2007年09期 No.310 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0 ]
  •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苏晓春;杨志勇;

    1980年前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中国也开始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①。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部分基金制后,制度的转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轨成本和激励问题,这给羽翼未丰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文章透过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利益集团是如何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析了利益集团在当前情况下对下一步改革又会产生如何的影响。一种可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2007年09期 No.310 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1 ]

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 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

    钟祥财;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种构建理想社会的经济思路:一为基于和谐理念的经济多样性主张;另一为取消私有制的大同社会模式。这两种思路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方法,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议也相异,二者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更不能同日而语。文章的分析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日益显示出和谐价值的当今,传统的乌托邦思想仍然有回潮的可能。

    2007年09期 No.310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9 ]
  • 二重社会制度结构的困厄——对20世纪中国乡村合作经济困境的一种尝试性诠释

    赵泉民;

    制度结构的特征直接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进程,制度结构决定着制度选择集合和制度选择的空间。中西方社会制度结构上的多元与二重的差异性,决定了内生于西方的合作经济制度,在被移植嵌入到中国乡村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强制"状态下单兵推进时,其原来与之匹配的各种制度之间协调演进而形成的均衡机制已不复存在,故而在运行方面出现的合作社的"异化"和"异化"的合作社等困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此探讨或许会有助于政府在倡导新农村建设运动时的制度安排。

    2007年09期 No.310 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5 ]

国际经济研究

  • 知识产权保护、FDI与国际收入转移

    易先忠;张亚斌;吴江;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FDI),并能使后发国受益"这一命题能否构成支持加强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论据?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对FDI、自主创新、国内模仿和国外模仿的影响纳入三方参与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讨论后发国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吸引FDI的政策效应。分析认为后发国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吸引更多FDI,但并不一定能从中获益。因为:FDI偏向进入能够对后发国产生最小收益的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产生了大量国际收入转移;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由FDI进入新行业而增加的利润将被已有FDI产业利润的减少所抵消。根据各行业特征选择相应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使总体福利最大化。

    2007年09期 No.310 4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2 ]
  • 人民币NDF与即期汇率的动态关联性研究

    徐剑刚;李治国;张晓蓉;

    文章以2005年7月25日~2006年6月13日间人民币NDF和即期汇率为研究对象,以MA(1)-GARCH(1,1)模型分析人民币NDF市场和即期市场间均值和波动的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市场的波动没有相互溢出效应,即期市场对人民币NDF市场没有报酬溢出效应,而人民币NDF市场对即期市场具有报酬溢出效应。可见,我国汇制改革后,境外因素已开始影响人民币即期市场。

    2007年09期 No.310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5 ]
  • 中国就业波动的福利效应分析

    张运峰;叶林祥;

    文章从随机冲击对消费影响角度,把经济波动福利效应分成风险效应、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通过构建单要素生产模型分别说明了就业波动具有风险效应和水平效应。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波动表明,就业波动福利影响主要是风险效应。

    2007年09期 No.310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5 ]

区域经济研究

  • 转型期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策略研究——基于非参数方法双产出模型的经验分析

    庞英;张绍江;王伟;孙巍;

    转型期在国家推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大环境中,耕地资源的经济供给无法同和谐社会建设的速度与要求相协调,这就使得我国的耕地资源面临着粮食安全问题。文章基于非参数方法双产出模型,在对转型期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测度的基础上,具体研究粮食生产资源配置的结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各大流域粮食生产规模效率最差,这就意味着,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化大力气消除制约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转型期中国粮食生产所表现出来的区域特征,稳定或进一步提高松辽流域粮食生产效率,改善黄河流域粮食生产低效状况,这也是转型期弥补市场失灵、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

    2007年09期 No.310 7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4 ]
  • 追赶战略、人力资本及地区经济增长趋同——基于教育效率的水平创新模型的实证分析

    张焕明;

    文章基于一个教育效率的水平创新模型分析了落后地区对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指出人力资本是影响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通常所言的静态比较优势战略无法改变落后地区在人力资本上的比较劣势,因而落后地区也就无法发挥所谓的后发优势进而实现与发达地区间的经济收敛。而只有基于教育质量与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的提高,实行人力资本的动态比较优势战略或追赶战略才能让落后地区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最后文章以中国为例验证了这一结论并简要提出了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政策建议。

    2007年09期 No.310 8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9 ]
  •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研究

    孙海刚;

    文章是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原因的一个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地区差距日趋凸现,至今一直呈逐渐增强的态势。文章从市场化的视角对中国地区差距的成因进行了一个系统性解释,认为东部地区通过优惠政策获得了一个先动的优势,在市场化机制的作用下东部地区的先动优势得到了强化,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对此,文章建立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分析地区差距形成的内在机制,从实证上验证了市场化因素的主导作用。

    2007年09期 No.310 10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1 ]

金融研究

  • 中国货币错配总体测度:方法、数据与评估

    朱超;

    基于国际上货币错配测度指标,文章提出ACMAQ指标体系,并用这指标体系测度、比较和评估了中国目前总体货币错配并判断其趋势。中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绝对量和相对量均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但由于在短期内处于一种净外币资产状态,这种财富缩水还不至于引起债务危机与货币危机,无需过高估计后果的严重性。总体来说,中国货币错配在短期内会继续加剧。

    2007年09期 No.310 11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7 ]
  • 可信性、价值认证和投资银行声誉机制

    刘江会;

    文章认为由于"机会主义"和"善意错误"的存在,致使投资银行在价值认证中面临"可信性"问题。文章利用C-F模型,探讨了投资银行声誉对解决"可信性"问题的意义,并通过分析投资银行声誉与发行企业质量、IPO抑价和承销费用之间的关系,发现投资银行声誉机制具有"信号显示"、"价值发现"和"补偿激励"等重要功能。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可信性问题,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这些功能在我国基本不存在,因此我国投资银行很难发挥价值认证作用,这是我国证券发行市场有效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7年09期 No.310 124-13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7 ]
  •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

    邹平;付莹;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享有的控制权可能超过其持有的现金流权,造成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两权分离致使股权结构更加复杂,为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淘空上市公司和利润转移等行为提供了便利。文章从理论角度考察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企业价值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2007年09期 No.310 135-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