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
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庭化流动趋势加强,子女是否随迁不仅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也反映了中国城镇化的速度、结构和质量。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和住房制度设计的缺陷,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文章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考虑稀有事件偏差和内生性的情况下检验了保障性住房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研究表明:保障性住房可以减少由于子女随迁所导致的退出劳动力市场和房租增长的负面影响,提高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可能性。但是,在我国双体制住房市场结构中,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的供给存在着门槛效应,流动人口保障性住房的整体可得性水平较低。同时,在户籍制度所产生的“社会屏蔽”作用下农业户籍流动人口在家庭化迁移过程中受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更大且对保障性住房的依赖性更高。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迁移模式的转变与住房供给之间的匹配矛盾,阐明了制度性约束对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影响,为在当前新一轮的住房制度改革中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公共住房供给,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新型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19年12期 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网刊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5 ] - 方黎明1;郭静2;彭宅文3
控制过高的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对减轻个人、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财政的医疗支出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使用两部模型和反事实框架考察了饮用水污染对城乡居民医疗费用和医保基金支出负担的影响,结果发现:(1)饮用水污染提高了城乡居民使用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概率,并由此增加了门诊和住院费用支出,进而增加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饮用水污染所导致的医疗费用,在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中分别约占10%和7.5%;(3)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居民,因饮用水污染导致的医疗支出负担更重,城乡贫困居民因饮用水污染导致的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相当于非贫困居民的1.46倍和1.34倍;(4)2016年全国城乡居民因饮用水污染所导致的总医疗费用合计约3 400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的7.4%,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因为饮用水污染支出约1 500亿元,约占当年医保基金支出的12%。
2019年12期 4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网刊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8 ] - 靳振忠1;严斌剑2;王亮3
文章基于包含学龄期努力指标的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在机会不平等分析框架下,利用<i>Gini</i>系数测算了我国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的不平等程度,运用<i>Shapley</i>方法研究了努力和环境因素对我国居民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的相对贡献及其长期趋势,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增减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与努力因素相比,环境因素不论对高等教育获得的数量还是质量的贡献都相对更大,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仍然存在一定的机会不平等问题。第二,努力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中的作用,质量作用大于数量作用。第三,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中的作用都较为明显,其中家庭文化因素的影响最大,并且家庭文化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质量中的作用更大。从区位视角看,中部地区的群体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第四,通过不同年龄组的对比分析,发现全国统考制度比推荐制度更有助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而高校扩招政策福利并未公平地分配到不同的群体之中。
2019年12期 5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网刊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