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借债筑路”及其利弊
曹均伟
摘要(Abstract):
<正> 一、“借债筑路”的争论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内部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两大集团。在对待铁路建设的问题上,这两大集团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80年代,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借债筑路”的大争论。从1880年至1889年止,这场争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80年—1881年。洋务派要员刘铭传首先提出了“借债筑路”的主张,从而引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曹均伟
Email:
DOI: 10.16538/j.cnki.jfe.1990.02.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刘北肃公奏议》卷2,第1-3页。
- ② 《交通史路政编》第1册,第20-21页。
- ③ ⑩ 《李文忠全集》奏稿,卷39,第20-26页。
- ④ 《德宗实录》卷126,第13页。
- ⑤ 转见《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 第1册,第109页。
- ⑥ 《清史稿》(交通志),第2页。
- ⑦ 《北华捷报》,1887年4月29日,第458页。
- ⑧ 《洋务运动史论文选》,第334页。
- ⑨ (11) (14) (15) 参见《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
- (12) (13) 《张文襄公全集》会奏,卷44,第22-26页。
- (16) 《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纪念刊》,第96页。
- (17)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 》第53页。
- (18) 《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 》 第161-162页。
- (19) 《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总理全书·杂著》;《广西善后方针》,《总理全集》第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