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村已婚男女非农就业Human Capital,Social Capital and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of Rural Married Labor
方黎明;谢远涛;
摘要(Abstract):
农村已婚男女在非农部门实现稳定就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关键。文章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重选择MLM模型及二元Probit模型考察了农村已婚男女实现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及性别差异。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地理因素在农村已婚男女从事非农工作及维持非农工作的稳定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而言,受教育程度高、健康状态好、拥有城镇户口、靠近城镇增加了他们从事非农工作的机会,降低了其失去非农工作的风险;已婚男性非农工作机会远高于女性,失去非农工作的风险远低于女性。
关键词(KeyWords): 人力资本;非农就业;户籍制度;农村劳动力;MLM模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840006);;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1JGC23)
作者(Author): 方黎明;谢远涛;
Email:
DOI: 10.16538/j.cnki.jfe.2013.08.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艾春荣,汪伟.非农就业与持久收入假说:理论和实证[J].管理世界,2010,(1):8-22.
- [2]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 [3]陈瑛,杨先明,周燕萍.社会资本及其本地化程度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中国西部沿边地区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2,(11):23-27.
- [4]陈宗胜,周云波,任国强.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5):4-18.
- [5]程名望,潘烜.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村非农就业影响的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94-99.
- [6]刘妍,脱继强.江苏省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2):88-94.
- [7]伍德里奇.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8]辛岭,蒋和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06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9,(6):19-25.
- [9]邢春冰.中国农村非农就业机会的代际流动[J].经济研究,2006,(9):103-116.
- [10]张锦华,沈亚芳.家庭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职业流动的影响——对苏中典型农村社区的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12,(4):26-35.
- [11]周春芳.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劳动供给的性别差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3):43-49.
- [12]Benyamini Y,Leventhal E A,Leventhal H.Elderly people’s ratings of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related factors to their self-assessments of health[J].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03,56(8):1661-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