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交易成本与区域收入差距Education Input,Transaction Costs and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ies
关会娟;李昕;谭莹;
摘要(Abstract):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具有多维特征,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将交易成本内生化,在理论拓展新经济地理学一般均衡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含中介效应的空间模型实证检验了交易成本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教育对缓解区域不平衡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并非人力资本集聚或产业集聚而是交易成本,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矛盾;第二,将交易成本内生化后,可在新古典理论框架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中得到有关教育有助于缓解区域收入差距的一致结论-增加教育投入既可以通过促进劳动者在区域间的流动从而降低区域收入差距,也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改善区域收入差距;第三,教育投入对缓解区域收入差距不存在空间异质性,可视为一种帕累托改进。然而,各级教育投入对缓解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不同。相比较而言,基础教育投入效果更加显著。综上,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是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KeyWords): 教育投入;交易成本;区域收入差距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18ZDA124);; 国家统计局重大统计专项课题(2018ZX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803011);;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JYB0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8M641301)
作者(Author): 关会娟;李昕;谭莹;
Email:
DOI: 10.16538/j.cnki.jfe.2019.07.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高连水.什么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水平?-基于1987~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130-139.
- [2]教育部财务司,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研究中心.“十二五”中国教育经费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 [3]李实,史泰丽,别雍·古斯塔夫森.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II[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08.
- [4]陆铭.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2017,(4):1499-1532.
- [5]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106-116.
- [6]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9,(1):53-76.
- [7]杨俊,黄潇,李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1):38-47.
- [8]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J].世界经济,2003,(4):35-44.
- [9]赵伟,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1):27-35.
- [10]Cheung S N S. The transaction costs paradigm:1998 presidential address,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J]. Economic Inquiry,1998,36(4):514-521.
- [11]Coady D,Dizioli A. Income inequality and education revisited:Persistence,endogeneity,and heterogeneity[R]. IMF Working Papers WP/17/126,2017.
- [12]De Gregorio J,Lee J W. Educ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New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data[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2,48(3):395-416.
- [13]Duranton G,Puga D. 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J].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2004,4:2063-2117.
- [14]Heuchemer M. The relation between income inequality, educ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Panel data analysis of the european union[EB/OL]. http://hdl.handle.net/2105/34001,2016-07-06.
- [15]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 (1)本文空间异质性具体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不同地区教育投入对缓解区域间收入差距是否存在相异结论。后文理论与实证结果显示,无论增加低收入地区还是高收入地区教育投入,均有助于缓解两地区收入差距。因此,教育投入对缓解区域收入差距这一结论不具有空间差异性。
- (1)此处刻画的是内部规模经济,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规模经济还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量企业集中在同一地区后行业规模扩大,由于“干中学”等外部性,结果使得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规模收益递增。
- (1)萨缪尔森“冰山成本”实际上是将交易成本从被运输产品中直接扣除掉。本文所述交易成本泛指除直接生产之外的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所有成本。
- (1)鉴于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教育投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为简化分析,此处假定消费者在工业品上的支出比例和工业品间的替代弹性等其他决定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收入差距分化或收敛的参数均为确定的常数。一般而言,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工业品间替代弹性越小,经济活动集聚程度越大,区域收入差距越大;消费者在工业品上的支出比例越大,工业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产业集聚,促进区域间收入分化。
- (1)鉴于基尼系数受系统中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短期内与收入的相对变化较为稳定。因此,对某些省份仅个别年份缺失住户调查数据的,基尼系数的计算采用近三年其对人均收入相对变化的弧弹性进行估算。
- (2)需要指出的是,此处对交易成本的刻画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何更好地衡量交易成本,是未来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 (1)本文回归模型中将教育投入与交易成本的交互项进行了中心化处理(即减去了各自的平均数),目的是使此处主要项的解释更符合经济意义。比如,控制教育投入为其平均水平时,教育投入与交易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控制交易成本为其平均水平时,教育投入与地区收入差距为负向相关关系。若交互项不进行中心化处理,则应解释为控制教育投入和交易成本为0,显然不符合客观经济实际。
- (1)王一鸣:“十三五”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03/c_128698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