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投入产出分析China's International Division Status of Labor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Based on the View of Value Chain
王恕立;吴楚豪;
摘要(Abstract):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下的分工地位一直不高,长期存在被发达国家"俘获"的问题。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更适合中国的国际分工模式?文章通过对比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14国所处的国际分工位置,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沿线国家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及其趋势。研究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14国的产业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且各产业的关联度较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能够帮助双方实现价值链的优化和升级。(2)"一带一路"合作平台能够帮助中国实现价值链的中高端化和产业升级。(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完成自身价值链优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一带一路"区域性分工地位的跃升。文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合作效率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KeyWords): 全球价值链;投入产出分析;上游度;线性价值链;“一带一路”倡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JY050)
作者(Author): 王恕立;吴楚豪;
Email:
DOI: 10.16538/j.cnki.jfe.2018.08.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程大中.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及演变趋势--基于跨国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研究,2015,(9):4-16.
- [2]丁剑平,方琛琳.“一带一路”中的宗教风险研究[J].财经研究,2017,(9):134-144.
- [3]韩永辉,罗晓斐,邹建华.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J].世界经济研究,2015,(3):89-98.
- [4]黄先海,余骁.以“一带一路”建设重塑全球价值链[J].经济学家,2017,(3):32-39.
- [5]刘志彪,张杰.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J].学术月刊,2009,(9):59-68.
- [6]孟祺.基于“一带一路”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构建[J].财经科学,2016,(2):72-81.
- [7]佟家栋,谢丹阳,包群,等.“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笔谈:“逆全球化”浪潮的源起及其走向:基于历史比较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7,(6):5-13.
- [8]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4,(5):17-23.
- [9]王岚,李宏艳.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路径研究--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2):76-88.
- [10]王恕立,向姣姣.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不同投资动机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9):109-119.
- [11]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6,(5):12-21.
- [12]周华,李飞飞,赵轩,等.非等间距产业上游度及贸易上游度测算方法的设计及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6):128-143.
- [13]Antràs P,Chor D,Fally T,et al.Measuring the upstreamness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flow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2,102(3):412-416.
- [14]Hummels D,Ishii J,Yi K M.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1):75-96.
- [15]Kaplinsky R,Farooki M.How China disrupted global commodities:The reshaping of the world’s resource sector[M].London:Routledge,2011.
- (1)参见苏庆义:《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线性价值链》。资料来源:http://news.hexun.com/2016-04-28/183600438.html。
- (1)截止2017年,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
- (1)贸易结合度指数测算的64国分别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菲律宾、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埃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
- (2)除了罗马尼亚(ROV)不显著外,其余所有国家的非等间距产业上游度间均显著正相关。
- (3)等间距产业上游度和非等间距产业上游度都测算了22个行业,分别为林木业、食品烟草、纺织业、木材印刷、焦煤及成品油、化学制品、药品、橡胶制品、其他金属制品、基本金属制品、电子光学设备、电气设备、汽车制造、电力、建筑业、陆管运输、运输仓储、邮政通讯、住宿餐饮、电信业、金融服务业及教育行业。非等间距出口上游度测算了WIOD中c5-c24的制造行业(C23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