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努力孰重孰轻?——中国高等教育获得数量与质量不平等研究Circumstances or Efforts? A Study on the Inequality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the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靳振忠1;严斌剑2;王亮3
摘要(Abstract):
文章基于包含学龄期努力指标的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在机会不平等分析框架下,利用Gini系数测算了我国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的不平等程度,运用Shapley方法研究了努力和环境因素对我国居民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的相对贡献及其长期趋势,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增减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与努力因素相比,环境因素不论对高等教育获得的数量还是质量的贡献都相对更大,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仍然存在一定的机会不平等问题。第二,努力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中的作用,质量作用大于数量作用。第三,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中的作用都较为明显,其中家庭文化因素的影响最大,并且家庭文化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质量中的作用更大。从区位视角看,中部地区的群体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第四,通过不同年龄组的对比分析,发现全国统考制度比推荐制度更有助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而高校扩招政策福利并未公平地分配到不同的群体之中。
关键词(KeyWords): 高等教育获得;环境因素;努力因素;机会不平等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40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50312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18JZD025);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KJQN201628;SKCX2019006)
作者(Author): 靳振忠1;严斌剑2;王亮3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