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补贴性竞争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基于倾向匹配倍差法的经验分析The Effect of Local Subsidy Competition on Excess Capacity in China: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DID
张亚斌;朱虹;范子杰;
摘要(Abstract):
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影响企业产能决策,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体制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而忽略了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的作用。文章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建立了两期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地方补贴性竞争对我国产能过剩影响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地方补贴性竞争导致的产能过剩率长期大于正常产能过剩率;企业所获补贴越多,行业爆发产能过剩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采用PSM-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相比补贴前,补贴企业补贴后的产能过剩率将会上升1%至3%;相比未补贴企业,补贴企业的产能过剩率高出2%至12%。文章的研究不仅为地方补贴影响产能过剩的微观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化解产能过剩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KeyWords): 政府补贴;产能过剩;信息不对称;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17JD18);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16ZWB20)
作者(Author): 张亚斌;朱虹;范子杰;
Email:
DOI: 10.16538/j.cnki.jfe.2018.05.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程俊杰.中国转型时期产业政策与产能过剩--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5a,(8):131-144.
- [2]程俊杰.转型时期中国产能过剩测度及成因的地区差异[J].经济学家,2015b,(3):74-83.
- [3]董敏杰,梁泳梅,张其仔.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行业比较、地区差距及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15,(1):84-98.
- [4]高燕妮.试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委托-代理关系[J].改革与战略,2009,(1):29-30.
- [5]耿强,胡睿昕.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6):80-90.
- [6]韩国高.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测度、预警及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 [7]江飞涛.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 [8]江飞涛,曹建海.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进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9,(1):53-64.
- [9]江飞涛,耿强,吕大国,等.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2,(6):44-56.
- [10]江三良,吴超.央地博弈视角的化解产能过剩新政解读[J].特区经济,2014,(5):40-43.
- [11]江小涓.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
- [12]李畅.房地产投资对制造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 [13]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1):39-46.
- [14]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 [15]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J].经济研究,2007,(1):126-131.
- [16]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10):4-19.
- [17]毛其淋,许家云.政府补贴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基于补贴强度“适度区间”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6):94-107.
- [18]任曙明,张静.补贴、寻租成本与加成率--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10):118-129.
- [19]单丹.地方政府竞争与产能过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4.
- [20]施炳展.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基于配对倍差法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12,(5):70-80.
- [21]王立国,鞠蕾.地方政府干预、企业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26个行业样本[J].改革,2012,(12):52-62.
- [22]张言方.我国煤炭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及调控对策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 [23]郑思齐,孙伟增,吴璟,等.“以地生财,以财养地”--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14,(8):14-27.
- [24]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33-40.
- [25]周亚虹,蒲余路,陈诗一,等.政府扶持与新型产业发展--以新能源为例[J].经济研究,2015,(6):147-161.
- [26]Aigner D J,Chu S F.On estimating the industry production func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8,58(4):826-839.
- [27]Bain J S.Industrial organization[M].New York:John Wiley,1968.
- [28]Brandt L,Van Biesebroeck J,Zhang Y.Creative accounting or creative destruction?Firm-leve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2,97(2):339-351.
- [29]Cassels J M.Excess capacity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37,51(3):426-443.
- [30]Caves R E,Porter M E.From entry barriers to mobility barriers:Conjectural decisions and contrived deterrence to new competi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7,91(2):241-261.
- [31]Caves R E.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new findings on the turnover and mobility of firm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8,36(4):1947-1982.
- [32]Kirkley J,Paul C J M,Squires D.Capacity and capacity utilization in common-pool resource industries[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2,22(1-2):71-97.
- [33]Klein LR,Preston RS.Some new results in the measurement of capacity utiliz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1):34-58.
- [34]Rosenbaum P R,Rubin D B.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J].Biometrika,1983,70(1):41-55.
- [35]Shaikh A M,Moudud J K.Measuring capacity utilization in OECD countries:A cointegration method[R].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415,2004.
- (1)本文中,正常的产能过剩率均指单纯因投资信息不对称出现的产能过剩率。
- (1)当辖区内产能在较低水平逐渐上升时,提供补贴能快速增加企业产能或产出,将大大提升地方收益;当充分利用资源,GDP保持较高水平且提升空间有限时,地方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地方政府收益的增速下降。
- (2)本文还建立了竞争、需求价格等因素一般化的复杂扩展模型,但本文并未列出,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 (1)(p-c)·F(n*-1)?(p-c)·F(n*)=k-R′(Q*)/β?k-R′(Q′1)/β(因R(Qi)单调递减,又Q1?Q*)。
- (2)(p-c)·F(n*)=k-R′(Q*)/β?k-R′(Q1)/β(因R′(Qi)单调递减,又Q1?Q*)。
- (3)当p-c-k?0?-b(Q*)时,企业获正市场收益,额外得到补贴收益。当0>p-c-k?-b(Q*)时,表明企业正常生产商品无法获正市场收益,但高额补贴补偿了经营亏损,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产能过剩,后文有详解。
- (1)2007后的《工业企业数据库》统计口径更改,并未统计企业补贴收入。
- (2)《工业企业数据库》缺失2004年工业总产值,无法求得2004年企业产能利用率。除2004年外,其他年份产能利用率都可求得,样本数据量较大,后文又按每年新补贴企业进行分组实证,故忽略2004年数据进行实证,对实证结果的影响较小。
- (3)新补贴企业定义为前一期从未获补贴,之后样本期间持续获补贴的企业。
- (1)表2,最后一列求平均:(-0.029-0.001-0.008-0.014+0.007-0.012)×100%/6=-0.95%。
- (2)表4,Subsidy系数求平均:(-0.0144-0.0178-0.0107-0.0121-0.0016-0.0295)×100%/6=-1.44%。
- (1)限于篇幅,处理组2001-2007年的条件独立性检验结果未列出,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