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起源及其变迁致因新探New Discovery of the Reasons for Origin and Changes of Ownership
张昆仑;
摘要(Abstract):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稀缺产生产权的认识是肤浅的;传统政治经济学提出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建立社会公有制,认为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无法解释诸多实际中的所有制现象。文章认为,在资源稀缺前提下之所以要求建立所有制,概由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所使然,因此,应以人的需求的满足为准则来评判和选择特定社会制度性质的所有制。
关键词(KeyWords): 所有制;产权;稀缺;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昆仑;
Email:
DOI: 10.16538/j.cnki.jfe.2006.09.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2.
- [2]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3、25.
- [3]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7、13、67、95、99、185、22、21.
- [4]Demsetz Harold.Toward of theory of property-righ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57.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 ②黄春蕾:《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国有化到私有化的再认识》,《当代财经》2001年第4期。
- ③刘国光、董志凱:《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5期、第6期。
- ④陈金生、陈永杰、刘建生:《非公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人民日报,2005年2月28日。
- ⑤宋圭武:《对马克思绝对地租理论的改进———兼谈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