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The Research of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the Extending Coverage of the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李培;刘苓玲;
摘要(Abstract):
文章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构建"统账结合"制基本养老保险的异质性跨期交叠一般均衡动态模型,引入国发〔2005〕38号文的主要内容,利用政策仿真、参数估值和敏感性检验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扩展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效应,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证测算。结果发现:(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具有明显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效应,且再分配效应是累进的,发生了从城镇企业职工为代表的高收入者向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代表的低收入者的收入转移;(2)个人账户发挥了平滑作用,有利于改善不同类型劳动者终生的收入分配,但不利于收入再分配的改善;(3)社会统筹账户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有利于改善不同类型劳动者的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参数敏感性检验表明结论是稳健的。因此,进一步优化社会统筹账户有利于减小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KeyWords): 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养老保险扩面;收入分配;收入再分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BK1507142)
作者(Author): 李培;刘苓玲;
Email:
DOI: 10.16538/j.cnki.jfe.2016.04.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龙朝阳,申曙光.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基金积累制抑或名义账户制[J].学术月刊,2011,(6):86-93.
- [2]童素娟,陈诗达,米红,等.基于收入再分配效应视角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4):68-80.
- [3]王延忠,龙玉其.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的机理与作用[A].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NO.5(2012)---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 [4]杨俊.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1,(1):164-176.
- [5]Casarico A,Devillanova C.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and the redistributive effects of Social Security Reform[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8,92(3-4):672-683.
- [6]Cohen L Steuerle C E,Carasso A.Social security redistribution by education,race,and income:How much and why[M].Washington,DC:Urban Institute,2001.
- [7]Conde-Ruiz J I,Profeta P.The redistributive desig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s[J].The Economic Journal,2007,117(520):686-712.
- [8]Demange G.On sustainable pay-as-you-go contribution rul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2009,11(4):493-527.
- [9]Koethenbuerger M,Poutvaara P,Profeta P.Why are more redistributive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smaller?A median voter approach[J].Oxford University Papers,2008,60(2):275-292.
- [10]Pries M J.Social security reform and intertemporal smoothing[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Control,2007,31(1):25-54.
- (1)为了便于表述,本文题目和此处所提的收入分配效应实际上包含了收入分配和收入再分配效应两个方面,在后文特指收入分配值---终生收入值和收入再分配值---养老金收入净值。除非特别说明,文中一般将收入分配和收入再分配分开研究,但更加注重收入再分配的效应。
- (2)我们依据杨俊(2009)的计算办法,近似于本人的平均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平均值。参见杨俊:《中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宏观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 (3)本文假设劳动者不进行借贷消费,存在信贷约束。
- (4)由于劳动者都能够享受资本生息带来的货币升值,所以三个群体的效用最大化公式类似。
- (1)根据人力资本水平的不同,我们将城镇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分别设为第1类劳动者、第2类劳动者和第3类劳动者,先计算第1、2类劳动者的比值,其他同理。
- (1)我们采用通用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为:未上学0年,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14年,大学本科16年,研究生19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构成统计:未上学4.8%,小学26.3%,初中48.7%,高中12.8%,大学专科4.7%,大学本科2.5%,研究生0.23%。
- (2)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2008)及李培林等(2010)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水平,占比82.8%;城镇职工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的占比近62.1%。
- (3)我们将两代人的生命周期间隔设为30年作为一期。
- (4)据统计,2013年我国赡养率为13.1%。
- (1)丁少群,李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调节收入分配的传导机制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京),2015年第1卷(总第21卷):104.
- (1)本敏感性分析以第1类劳动者为例,社会统筹缴费率和个人账户缴费率分别为国家规定的20%和8%的基准情形。